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开启健康“蓄能”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05    来源:中医科     点击量:loading...

三伏贴时间表

       “冬病夏治”来源于《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理念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三伏天是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节,也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黄金期!备受推崇的冬病夏治,以其传统智慧结合现代养生,帮您驱除体内寒邪痼疾,增强免疫力!想知道它究竟有多神奇?快来一探究竟!

伏前开穴:7月10日-7月19日 共10天

初伏贴:7月20日-7月29日 共10天

中伏贴:7月30日-8月8日 共10天

闰中伏贴:8月9日-8月18日 共10天

末伏贴:8月19日-8月28日 共10天

加强贴:8月29日-9月8日 共10天


疗程安排

       三伏期间任何时间均可贴敷,以每伏第一天为佳。

       为增强疗效,可于中伏、伏末行加强贴。

       抓住每一个“贴敷窗口”,坚持贴敷,效果更佳!

贴敷小贴士·科学养生

       贴敷时长:成人6-8小时,儿童2-4小时,根据皮肤耐受调整,避免过度刺激。

       饮食禁忌:贴敷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少吃海鲜、牛羊肉,避免吹空调贪凉。

       皮肤护理:贴敷后若局部发红、轻微瘙痒属正常反应;若出现水泡、破溃,及时就医处理。

       坚持调理:三伏贴需按疗程使用,连续3年效果更佳,建议提前预约,锁定健康!

       预约时间:即日起

       温馨提醒:为避免当天拥堵,请提前预约登记。


挂号流程

       线上挂号:关注宝鸡市人民医院公众号,注册账号后选择“智慧医疗”点击预约挂号选择中医科、就诊时间即可。

       线下挂号:人工窗口:到医院门诊大厅挂号窗口,提供证件,选择中医科门诊,缴费后领取挂号单。

       自助挂号机:插入医保卡或身份证,按屏幕提示选择中医科,缴费后打印挂号单。

       【地址】宝鸡市人民医院门诊楼2楼213、214、215、220诊室。


冬病夏治的由来

  “冬病夏治”可追溯至中医经典理论,其核心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理念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中医认为,某些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湿、颈肩腰腿疼痛、胃脘疼痛、妇女痛经等),多因阳气不足、寒邪内伏所致,肿瘤疾病的发生也多与寒邪凝滞有关。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处于升发状态,此时通过中药贴敷、艾灸等方法温阳扶正,可借外界阳气驱散体内痼寒,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及改善寒性体质的目的。

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医的独特疗法,是冬病夏治疗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理论,将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研末制成敷贴,再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从而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固护卫气的功能,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预防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宝鸡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团队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要指导思想,根据天人相应、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依不同疾病病机特点,为患者制定精准的“一病一证一人一法一穴”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如肺系疾病方、胃肠疾病方、颈肩腰腿疼痛方、扶正固本方、妇科疾病方及儿童专用方等,力求冬病夏治疗效的最大化。

三伏艾灸 

  火龙灸:中医讲:“血遇热则行,经遇热则通,寒遇热则温,湿遇热则散,风遇热则出,火遇热则解,痰遇热则化,虚遇热则壮”,三伏艾灸是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的基础理论,选择在三伏天阳气最充盛的时候进行艾灸治疗,以调动体内阳气,使其达到温经散寒、补虚助阳、标本兼治的效果,对在冬季或受寒后容易出现或加重的虚劳、寒湿、瘀滞性及顽固性疾病疗效显著。对于体内寒湿较重的人群,如风湿疾患,可在三伏天进行督灸及隔物灸,督脉为阳脉之海,全身阳气汇聚于此,督灸可调节全身阳气、通达一身气血,同时艾绒又发挥温热与特殊的香味,再加上我科特制的扶阳药粉,能够较快的刺激经络,共同发挥温阳补肾的功效,同时还可以配合穴位贴敷等方法,使得疗效加倍。

  脐灸:脐灸是将药物敷于肚脐(神阙穴),再施以艾灸的疗法。通过药物渗透与艾灸温刺激,激发经气,调理脏腑,常用于虚寒性疾病,如腹泻、痛经、小儿厌食等,操作简便且疗效显著。

  火针:火针通过高温灼刺穴位或病灶,能快速激发体内阳气,针对冬季因寒邪凝滞引发的疾病(如寒湿型关节炎、虚寒性哮喘),可驱散深层伏藏的寒邪,改善“阳虚寒盛”的体质基础。

  隔物灸:隔物灸是结合传统艾灸与现代科技的一种改良灸法,其在冬病夏治中的作用主要依托于“温热刺激+穴位调理”的综合效应。


宝鸡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宝鸡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始建于1954年,1984年底成立中医科病区。经过几代中医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一个三级医师梯队建制完整、设备精良、极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集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医学一级学科,被评选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及陕西省中西医结合示范基地。

  科室现有医生13人(硕士研究生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3人,治疗师3人;护理团队1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2人。科室共出版专著3部,参与编写大学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获省级科技成果1项,获市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项,主要参与编写的名中医管理系统于2015年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学术任职: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技师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针灸专家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等。

  科室包含门诊和住院部,门诊设有中医专家门诊、中医科腰腿痛诊疗室、眼病中医治疗室、针灸理疗室、推拿治疗室、治未病室,门诊量年均2.6万余人次;住院部在编床位15张,年均住院460余人次。科室业务开展涉及中医内科、颈肩腰腿疼痛科、中医眼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科室秉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严格中医辨证施治,首次提出“一人一证一法一方”的精准化治疗理念,始终坚持以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融合,精中合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宜中则中、宜西则西、能中不西,优势互补,合力维护人民健康。

  科室优势病种包括中医脾胃病(胃癌前病变)、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康复治疗、颈肩腰腿痛病、中医眼病、慢性病中医管理及亚健康调理。积极开展20多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如小针刀、传统针刺、电针、火针、眼针、头皮针、微创穴位埋线、督灸、隔物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成人推拿、小儿推拿、熏蒸、熏浴、拔罐、耳穴压豆等,临床疗效显著。现有红外热成像检测仪、熏蒸床、中药薰浴仓、牵引床、红外线治疗仪、红光治疗仪、电针治疗仪等多种中医治疗设备。中医科团队医术精湛,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群辐射至周边省市地区,现已有庞大的稳固患者群,诊疗事迹被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陕西头条、陕西新闻网西部网、宝鸡日报、三秦都市报、今日头条、宝鸡卫生健康等刊发,社会影响力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