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新手爸妈必看|新生儿这些“异常”,其实是正常生理现象!
发布时间:2025-07-28    来源:新生儿科(张盼)     点击量:loading...

       刚迎来新生儿的家庭,常常会因为宝宝的一些小动静而焦虑不已。其实,新生儿出生后处于适应新环境的阶段,很多看似“异常”的表现,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新手爸妈无需过度担心。下面就为大家科普10种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

1.频繁打喷嚏?不是感冒,是“自我保护”

  新生儿没有鼻毛,鼻腔黏膜娇嫩,对空气中的粉尘、毛絮、冷空气,或是鼻腔内的少量分泌物都很敏感,容易触发打喷嚏。这是身体的保护性反射,能帮宝宝清理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非感冒哦。

2.皮肤长红斑?别紧张,过几天就好

  出生后4天内,宝宝皮肤上可能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这是外界环境刺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属于“新生儿红斑”。一般7~10天会自行消退,不用涂药或特殊处理,注意别给宝宝穿太多、盖太厚,避免过度保暖即可。

1.jpg

3.吃完奶总溢奶?和胃的“形状”有关

       新生儿的胃像个横放的小袋子(水平位),胃的入口(贲门)肌肉松弛,关闭不紧,吃奶后容易出现奶液反流,也就是溢奶。

       应对小技巧:喂奶后竖着抱宝宝,轻拍背部帮他排出胃里的空气;换尿布后也别马上放平,可采取头高侧卧位,减少溢奶。

4.体重下降了?暂时的,会慢慢涨回来

       出生后1周内,宝宝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这是因为吃奶量还不多,加上排出胎粪、皮肤蒸发水分等,属于“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在生后3~4天达到最低,下降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7~10天左右就会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之后开始稳步增长。

5.乳房肿大或“假月经”?都是激素的“小影响”

       男宝或女宝出生后几天,可能出现乳房肿大,甚至挤出少量“乳汁”,这是因为在妈妈肚子里受母体激素影响,千万不要挤压,以免引发感染,几周后会自然消退。

       部分女宝生后5~7天,阴道可能流出少许血性或白带样分泌物,这是“假月经”,也是激素撤退引起的正常现象,保持清洁即可,不用特殊处理。

6.皮肤上的青斑?不是“胎记”,会慢慢消失

       很多新生儿的背部、臀部、骶尾部会有青灰色斑块,形状大小不一,少数在四肢或面部,这叫“蒙古斑”或“伊藤痣”,是皮肤深层色素细胞堆积导致的。随着宝宝长大,通常在几岁内会逐渐变淡、消失,对健康没影响,不用治疗。

2.jpg

7.总打嗝?膈肌没长熟,轻轻安抚就好

       新生儿膈肌发育还不完善,受到轻微刺激(如吃奶太快、受凉)就容易打嗝。这时可以轻拍宝宝背部,或喂几口温水/奶,通常很快就能缓解,不用紧张。

8.睡觉时“惊跳”?神经系统在“适应期”

       宝宝在松开包被、听到大声响、被强光刺激时,可能出现手脚或下巴抖动,这是“惊跳反射”。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还没发育成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会“放大”,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抖动频繁、持续不停,或伴随其他异常,就要及时就医。

9. 皮肤脱皮?是新陈代谢的“更新换代”

       部分新生儿出生后几周,会出现手脚、四肢甚至全身脱皮,这是皮肤表层的旧细胞脱落、新细胞生长的正常过程。只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后给宝宝厚涂婴儿专用保湿乳,保护皮肤屏障即可,不用强行撕扯脱皮。

3.jpg

10. 口腔里的“小白点”?是“马牙”,别挑破!

       在宝宝口腔上颚中线或牙龈上,可能看到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这是“马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潴留形成的,数周后会自然脱落。

4.jpg

       重要提醒:绝对不能用牙签、针去挑破,以免引起口腔感染,甚至导致败血症。

       新生儿的这些生理现象,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暂时状态”,新手爸妈只要做好日常护理,多观察、少干预,就能帮宝宝顺利度过适应期。如果发现异常(如体温异常、精神差、吃奶明显减少等),及时咨询医生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