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宝鸡市急救中心:分秒织就生命线 丹心守护万家安
发布时间:2025-08-16    来源:急救中心综合办公室     点击量:loading...

宝鸡市急救中心:

分秒织就生命线 丹心守护万家安

       电话这头,他们24小时紧握听筒,将每一声呼救都当作冲锋的号角;电话那头,他们即刻出发,驾驶着救护车争分夺秒奔赴现场。无论是深夜的急症求助,还是突发灾难的紧急救援,他们永远冲在最前面。他们不怕苦、不喊累,在车祸现场破拆救人,在疫情防控一线转运患者,在洪灾废墟中搜寻生命。每一次出发,都是与死神的较量;每一次救援,都在为生命争取时间。宝鸡市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始终用快速的响应、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坚守岗位,为宝鸡市民编织起一张坚实可靠的生命保护网。

       自1994年依托宝鸡市人民医院成立,宝鸡市急救中心历经近30载深耕,现已发展为集急救指挥、应急救援、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区域急救医疗核心力量。作为全市急救指挥与卫生应急枢纽,中心构建起10个市级急救分中心,9个县区急救分中心,全面覆盖城乡的急救网络,以科技赋能、实战锤炼、科研创新、公益延伸,在三秦大地上书写着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

1.jpg

智建急救网络  科技赋能高效救援

       创新打造“一室三科”管理架构,急救综合办公室统筹协调,通讯调度科精准指挥,院前急救科冲锋一线,车辆管理科保驾护航,通过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医学科的无缝衔接。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五大急危重症绿色通道,年均为3000余名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依托宝鸡市人民医院三甲综合医院的技术优势,构建起立体化生命救治体系。

       在信息化建设浪潮中,建成西北领先的智慧急救系统。系统涵盖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手机报警辅助定位功能、院前/院内一体化系统、急救智能车载终端、视频呼救、听障人士报警系统及远程网络会诊系统等,形成“接警-调度-救治-转诊”全链条闭环管理。2024年,接警近11万次,10秒接听率达98%,调派车辆26796次,凭借“响铃即急救、上车即入院”的高效模式,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医生多次通过远程网络会诊系统,在救护车上与院内专家实时连线,成功指导救治多名突发疾病患者,为后续手术争取了宝贵时间。

2.jpg

勇战急难险重  实战淬炼硬核实力

       创新实施“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三环联动机制。院前阶段,制定18类急症标准化处置流程,全员通过国际创伤生命支持认证,确保现场急救规范高效;院内急诊设置六大专业救治单元,配备移动CT等先进设备,实现精准诊断与快速干预;重症监护建立ECMO救治团队,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等核心技术,近3年成功救治32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以一体化模式为危重症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面对突发事件,始终冲锋在前。在宝汉高速大型交通事故、“9·11”金河洪水沟车祸伤救援中,急救人员精准判断,快速响应,调派有力,克服大雨大雾天气,成功救治数十名伤病员。急救护士在救援时,为防止伤者伤口感染,全程半跪在泥水中进行包扎,膝盖被碎石划出多道伤口仍坚持完成任务。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紧急扩容调度席位,增加院前急救车组,成立转运专班,24小时待命。调度员连续48小时坚守岗位,沙哑着嗓子安抚患者情绪、协调转运车辆;转运司机主动请缨,承担高风险区域患者转运任务,一个月未曾回家。安全完成上级安排的涉疫转运任务,实现“零感染、零延误”,成为守护城市安全的坚固防线。

       日常急救中,医护人员以专业与温情诠释医者仁心。去年冬天,急救护士在飞驰的救护车上化身“临时妈妈”,协助一名孕妇平安分娩,还脱下自己的外套包裹婴儿保暖;患者自行就医途中突发猝死,急救医生及时发现实施救援,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等等这些暖心事迹多次登上央视新闻,让“宝鸡急救”成为百姓信赖的生命守护者。

3.jpg

4.jpg

5.jpg

聚焦科研创新 培育专业人才梯队

       科研创新是提升急救水平的核心驱动力,人才梯队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中心大力推动科研工作,与高校、上级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急救领域的前沿研究。近3年,医护人员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涵盖创伤急救、急危重症治疗等多个领域;主持或参与省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12项,多项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显著提升了急救诊疗水平。

       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通过一对一培养帮助医生快速掌握急救技能和职业规范;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参与学术交流,拓宽专业视野。目前,中心已拥有省级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引领、中青年骨干支撑、青年人才储备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同时,中心通过举办急救技能竞赛、学术论坛、案例分享会等活动,为医护人员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团队创新活力。

深耕公益服务  共筑全民健康屏障

       将社会责任融入血脉,持续开展“急救知识进万家”行动。10年间,累计走进500余所学校、300余家企业、200余个社区,培训急救技能超10万人次,培育出遍布城乡的 “急救技能人”。在校园培训中,急救人员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轻松掌握心肺复苏技巧;在企业培训现场,针对常见的工伤、中暑等情况,进行一对一实操指导。

       在宝鸡马拉松、全国运动会等300余场重大活动中,医疗保障团队以“零失误”的专业表现,护航每一个精彩瞬间。赛事保障期间,他们提前勘察赛道,设置多个固定医疗点和移动救护小组,配备AED除颤仪、急救药品等设备,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6.jpg

       宝鸡市急救中心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联合公益组织开展“关爱抗战老兵”“守护留守儿童”等行动,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为抗战老兵进行全面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为留守儿童开展健康讲座、赠送急救包。通过参与地震灾害演练、直升机救援演习等50余次大型演练,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擦亮了宝鸡急救的金字招牌。

       三十载栉风沐雨,宝鸡市急救中心荣获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单位、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30余项殊荣,在全省急救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这支由137名专业人员组成的精锐之师,正以“分秒必争、生命至上”的信念,继续书写守护生命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