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肝脂肪定量磁共振成像
病例22:患者,男性,近期在宝鸡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肝病科就诊,主诊姜医生详细的询问病史,临床体征等,初步怀疑肝损害或脂肪肝,和医学影像科张医生商讨后,进行了磁共振脂肪定量成像鉴别与评估,从影像征象和定量数据明确诊断,并为后续疗效评估提供了定量信息对比。
图1
CT轴位,肝形态,大小正常,CT值最低约31HU,较正常肝实质密度降低。
图2
T2WI冠位,轴位,肝实质信号略增高,而脾脏信号正常。
图3
抑脂T1WI图,轴位,肝实质信号仍呈略低信号。
图4
同、反相位图,肝实质在反相位上信号均匀降低。
图5
FatFrac图(脂肪分量图)肝实质信号均匀性升高。
图6
PDFF测值,测量全肝实质多部位的脂肪分数值12%—17%,提示:脂肪肝,MR-PDFF,二级,中度。
科普
脂肪肝
1.定义:脂肪肝又名脂肪性肝病,是由脂肪组织在肝细胞内大量堆积超过正常(5%)而造成的一类肝脏疾病。
2.致病因素: 肝硬化、药物性肝脏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肥胖等因素均可引起肝脏脂肪含量的异常增多,其中NAFLD是目前全球第一大非感染性肝病。
3.分类、分期及临床表现:根据诱发脂肪肝的原因不同,主要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根据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不同的分类主要用于指导治疗。
脂肪肝定量检测的意义
1,精准诊断与分级 可精确测量肝脏内脂肪含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明确轻、中、重度分级。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2,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轻度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即可改善;中重度则可能需要药物干预或更严格的管理。定量分析为治疗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治疗效果评估 定期影像定量检查,可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的脂肪含量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早期发现与预防 许多脂肪肝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影像定量分析可早期发现肝脏脂肪异常,及时提醒患者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病情进展为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癌。
5,科研与教学价值 客观、精准的影像定量数据为临床科研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助于深入研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及预后。
总之,脂肪肝影像定量分析是现代医学中评估肝脏健康的重要工具,结合无创、精准、可重复的优势,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长期管理提供了有力。
脂肪肝定量方法
1.肝活检 目前被认为是肝脏脂肪变性诊断和量化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操作,存在取样误差和并发症风险,患者接受度较低。
2.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推荐的非侵入性检查金标准,可准确量化肝脏脂肪含量,但检查费用高、普及性差、扫描时间长。
3.超声检查 常规超声:简便、无创,但受仪器和操作者主观因素影响,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存在差异。①,肝肾指数:通过肝-肾实质回声强度计算比值,但无法用于急慢性肾病或右肾切除患者。 ②,超声脂肪分数:可快速、无创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直接得出脂肪含量百分比,不受操作者主观判断影响。
4.CT检查 通过肝-脾CT值的比值判断脂肪肝程度,但准确性受铁沉积等因素影响,且存在辐射风险
IDEAL-IQ技术
据宝鸡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张军晖医生介绍,IDEAL-IQ技术通过非对称采集技术和迭代最小二乘水脂分离算法,对T2*衰减、脂肪多谱峰分布等进行矫正。在三点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成像(IDEAL)技术的基础上,采用6个具有不同回波时间的回波信号得到不同水脂相位图,重建出同相位、反相位、水像、脂像、脂肪分量图和弛豫率图6种影像,准确且可重复性实施脂肪含量测定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爱干护肝,守护健康
1、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 24 小时内接种第一针,全程 3 针即可获得持久保护;未接种过的成年人(尤其是医护、餐饮从业者)建议补种。
2、饮食卫生
生熟食物分开处理,避免用同一把刀切割生食和熟食。海鲜、肉类务必煮熟煮透,街边摊的凉拌菜、生腌海鲜要慎吃。喝开水、吃熟食,不喝来源不明的水。
3、远离高危行为
拒绝共用针管、牙刷、剃须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纹身、打耳洞、洗牙等操作,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确认器械经严格消毒。
咨询电话:0917—3272322;
0917—3272657。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新华巷24号 电话: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车次: 北门: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门: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权所有:宝鸡市人民医院 陕ICP备18007727号-2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3号 技术支持:伙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