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近日,骨一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携手多学科协作(MDT),先后为一位93岁和一位87岁身患严重基础疾病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成功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位老人术后均恢复良好,并顺利下地活动,彰显了我院在高龄危重患者综合救治方面的雄厚实力。
直面“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威胁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素有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之称,并非指骨折本身无法治愈,而是指对于高龄患者而言,一旦卧床,随之而来的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致命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
两位高龄患者的“生命警报”
患者1:93岁的石奶奶既往患有持续性心房颤动、冠心病 心功能III级、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双侧胸腔积液,并伴有中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围术期和术中随时可能发生猝死、脑梗、心梗、脑出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手术耐受性极差。
患者2:87岁的刘爷爷则面临消化道出血伴随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无法抗凝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问题,在骨折剧痛和应激状态下,消化道出血极易复发,手术风险极高。
骨一科主任王文亮坦言:“为这样两位超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慎之又慎。
多学科会诊(MDT)
铸就生命的安全盾牌
面对挑战,骨一科立即启动了医院多学科会诊(MDT)机制。一场围绕两位老人生命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迅速展开。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老年病科等专家们齐聚,为两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经过充分的评估,团队确立了“先内科调理,再外科手术”方案,决定为二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实现患者早期下地的目标。
精准决策
为何选择“置换”而非“打钉”?
对于骨质极差的超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提供即刻的机械稳定性,允许患者在术后极早期安全下地负重,是打破并发症链条,挽救生命的最佳策略。王文亮解释道,“人工置换方案是实现快速康复、挽救生命的最佳选择。”
手术顺利实施
重获行走尊严
在MDT团队的全方位护航下,骨一科手术团队为两位老人成功施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第3天,93岁的石奶奶和87岁的刘爷爷均成功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行走。这一刻,病房里充满了家属激动的泪水和医护人员欣慰的笑容。
多学科协作(MDT)
引领高龄外科治疗的新范式
此案例的成功,是我院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的典型案例。王文亮表示:“让高龄不再成为手术的绝对禁区,用现代医学的集体智慧守护患者的生命尊严与生活质量,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科室重点专业方向:
关节置换:广泛开展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效果良好。
运动医学:熟练开展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半月板修补缝合、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等微创手术,并开展保膝手术及PRP治疗。
咨询电话:0917-3272039,18191791302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新华巷24号 电话: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车次: 北门: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门: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权所有:宝鸡市人民医院 陕ICP备18007727号-2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3号 技术支持:伙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