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进程中,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常被看作是多种心脏疾病进展到终末阶段的共同归宿。无论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还是心肌病、瓣膜病等,若病情长期控制不佳,都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衰退,最终引发心衰。但这绝不意味着“无药可医”“生命倒计时”——随着心衰中心的建设普及和全程管理模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心衰患者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甚至重返正常生活。
心衰的核心困境在于心脏这台“生命泵”的效率下降,无法满足身体的供血需求,进而引发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盗汗等一系列症状。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对心衰认知存在误区:有人认为“无症状就不是心衰”,忽视了早期心脏结构改变的预警;有人觉得“服药就够了”,随意停药、不控制盐和水分摄入;还有人把脚踝浮肿、莫名咳嗽归咎于劳累或呼吸道问题,错失了最佳干预时机。这些认知偏差,往往让病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加重。

破解心衰困境的关键,在于建立“全程管理”的科学体系,而心衰中心正是这一体系的核心载体。心衰中心并非简单的诊疗科室,而是整合了心内科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医生等多学科力量的专业平台,通过标准化流程和个性化方案,为患者提供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周期守护。
为每一位心衰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这正是心衰中心建设的初衷和目标,宝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一直走在本地区的前列,继2017年创建成功夲市首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后,2018年又率先在夲市建成第一家标准版心衰中心,近8年来,又帮扶数家基层医院建成了基层版心衰中心,2022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心衰中心再认证,几年来,在心衰领域学术推动、规范化诊疗的理论和实践上,紧随理念和技术的进步,给予患者规范的诊疗服务,在患者管理方面,在药物丶器械治疗上,急性期和慢性期都体现出治疗的先进性,又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心衰中心的数据质量上保持在先进行列,坚持了对心衰患者每周的患教,安排专职人员对心衰患者进行长期的专业随访服务,科室积极参与全国慢性心衰课题的大型临床试验,入选病例数处于几十家参与单位的前列,荣获了CDQl全国心衰中心示范中心,荣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授予的卓越心衰中心的殊荣。

在预防与早期干预阶段,心衰中心聚焦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等患者,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规范基础病治疗,延缓甚至阻断心脏结构的恶化。比如对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对冠心病患者坚持抗血小板、调脂治疗,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心衰发生率。对于已出现心脏结构改变但无症状的“前心衰阶段”患者,及时启用改善心室重构的药物,可显著推迟症状出现时间。
进入症状期后,心衰中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尽显优势。药物治疗不再是简单堆砌,而是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类型,精准搭配利尿剂、ACEI/ARB/ARNI、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既快速缓解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又长期保护心脏功能。对于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还可评估是否适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非药物手段,为重症患者打开新的治疗通道。
出院后的长期管理更是心衰控制的重中之重。心衰中心会建立规范的随访体系,通过定期复查、电话随访、远程监测等方式,实时掌握患者体重、血压、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专业团队会手把手指导患者自我管理: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警惕水肿加重;严格控制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加重心脏负担;根据心功能情况制定散步、太极拳等康复运动计划;还会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帮助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建设心衰中心,本质上是为心衰患者构建了一张“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防护网。它通过规范诊疗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多学科协作,让患者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最适宜的治疗和照护,有效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数据显示,经过心衰中心规范管理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远期预后明显改善,许多人不仅摆脱了反复住院的困扰,还能重新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
心衰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需要科学管理的慢性疾病。如果你或家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不必过度担忧心衰风险,应主动关注心脏健康,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基础病;若已出现心衰相关症状,更要及时前往心衰中心就诊,接受规范的全程管理。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新华巷24号 电话: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车次: 北门: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门: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权所有:宝鸡市人民医院 陕ICP备18007727号-2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3号 技术支持:伙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