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热烈祝贺宝鸡市急救中心荣获2020年度“陕西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120”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救命热线,是极为重要的“生命通道”。作为全市应急急救指挥中心的宝鸡市急救中心是一个历经重大疫情考验、重要活动保障、突发事故救援、灾害应急处置检验的钢铁团队。
一、中心介绍
宝鸡市急救中心依托于宝鸡市人民医院建设,成立于1994年1月,科室现有30人,共产党员11人,35岁以下21人,占总人数的70%。这支以奉献奋进为基调的青春集体,在履行使命担当的26年历程中,累计出车20万余次,抢救危重患者近12万余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急救生命线,反应迅速,防范到位,转运及时,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创建历程
完善组织构架,科学规范创建
为了加强对省级 “青年文明号” 创建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共青团“青年文明号”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心不断完善组织构架,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创建工作。
提升业务能力,急救保驾护航
急救护航,技能为先。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中心紧紧围绕宝鸡市卫健委“强医德、精医技、优服务、保健康”专项活动要求,不断加强学习、精湛技能、完善流程、提升服务,努力打造宝鸡人民信赖认可的急救先锋队。
新冠肺炎突暴发,火线转运显忠诚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猛波及全国,宝鸡市急救中心作为全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在疫情防控中担负全市发热和疑似病例接运、转诊、急救等重任。为了完成这项抗击疫情、守护人民健康的艰巨任务,急救中心全体人员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不论是疫情处置流程、转运护送病患,还是调度热线回应,急救青年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让奋斗的青春在“生死时速”的使命中绚丽绽放。
战役一线党旗红。急救中心有11名党员,疫情防控战斗打响后,中心利用党小组会、早间交班会动员党员哪里有危险就冲在前、干在先,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郭鹏飞是一名救护车司机,在转运患者时,他和搭档魏岗医生一直奔波在第一线。考虑到工作强度大,急救中心安排他们休息,但他们却坚守岗位,随时等候指令奔赴一线,最后被主任“强制”要求回家。“90后”医生张帅和救护车司机席建宁是一对搭档,也是共产党员。两人不怕危险,甘于吃苦,多次主动请缨,要求承担高危患者转运任务。
图片
每一个电话都是一次出征,每一句轻声问候总是抚慰病人焦虑的心灵。在抗击疫情的日日夜夜里,“120”急救电话突然多了起来,每天要接300多个电话,其中多数是咨询电话。面对群众的恐慌,值班人员耐心纾解,提供急需的医疗指导,告知正确判断感冒发烧与新冠感染的区别,做好科学防护,既不轻视疫情,也不过于恐慌,将“120”变成了大家信赖的24小时不离线的防控指导、科普咨询热线。
危险面前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较量。据统计,在严密防控新冠疫情期间,急救中心共转运患者300余次、其中发热患者80余人次,高效快捷的服务给社会各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勇于担当淬初心,急难险重屡建功
“视责任为泰山、视呼救为命令、视时间为生命、视病患为亲人”,急救中心全体人员始终不渝的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承诺。
以应急保障为载体,不断增强急救青年使命担当。他们多次深入社区、学校及相关兄弟单位进行急救知识宣讲和培训,让人人都成为生命的守门员。先后为世佛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秦岭论坛、全国游泳冠军赛、全国跳水冠军赛、中国越野摩托车赛、陕西省十五运会、杨凌国际马拉松赛、宝鸡市两会等多项重大活动提供医疗保障。出色完成了陕西省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演练、宝鸡市地震应急演练、反恐集结演练、直升机航空救援演练等大型演练,极大提升了120急救社会影响力,塑造了急救青年的良好形象。
爱心公益不间断,社会责任勇担当
以公益慈善活动为平台,不断强化急救青年责任意识。他们多次与“上善公益联合会”、“玖壹柒”、”海棠微公益”等公益组织携手开展慰问抗战老兵、公益植树,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活动开展情况被众多媒体报道,受到各方好评与称赞。同时发挥医改优势,利用市政府应急救助基金、三无人员救助等政策建立9个绿色生命通道,实行先救治后付费,对生活困难群众及三无人员,实行免费救治等措施。结合脱贫攻坚战,2019年减免急救费用113325万元。去年12月19日晚,宝鸡市一女子因病求助120,急救中心出诊时发现5个月大的婴儿无人看护,急诊调度员杨伟变身临时妈妈悉心照顾,直到孩子家人赶来。这则新闻12月24日被《宝鸡日报》刊登报道后,先后被央视新闻移动网、搜狐视频、宝鸡人民广播电台、宝鸡新闻网、华商二三里等媒体转载刊发。12月30日还登上人民日报《来了!新闻早班车》社会栏目。120调度员秒变临时妈妈的温情举动广受褒赞。
营造创建氛围,接受社会监督
为了提升青年文明号外在影响力,中心积极营造创建氛围,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一是中心在醒目位置悬挂“青年文明号公示牌”、“青年文明号便民服务措施”等标识,分发青年文明号服务卡,设立青年文明号意见箱,收集患者的意见;开展青年文明号满意度调查,以此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和群众的需求,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二是通过医院微信平台以及急救中心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手段对文明号创建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向人民群众传递急救知识和急救团队正能量。三是通过急救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青年走进急救中心,开展急救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各界对急救中心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能的了解和认识,建立人民群众与急救人的和谐救护关系。
三、创建成效
团聚青春力量,凝心聚力发展
真心实意服务百姓不仅是急救中心的本色,更是多年初心不改,日益发扬光大的底色。自中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急救青年干劲十足、比学赶超、急救团队凝心聚力、奋勇前进,医疗业务水平、群众满意度、社会影响力均有了显著的提升。中心先后被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授予心肺复苏医教研基地、腹部心肺复苏应用转化基地、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建设单位;被国际救援中心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单位,直升机救援合作单位。同时先后被共青团宝鸡市委授予“战‘疫’急救应急青年突击队”称号;被宝鸡市政府评为 “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宝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性专项工作先进集体” ;被共青团陕西省委评为陕西省“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青年才俊亮相,绚烂青春底色
在宝鸡市急诊急救岗位技能大练兵大比武中获得团体一等奖,青年文明号号长张保臣获得个人二等奖,被宝鸡市总工会授予“宝鸡市技术能手”称号,被授予宝鸡市卫健系统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急救美小护90后杨咪和李紫薇紧急时刻徒手急救病患事迹,被央视新闻报道,她们被评为中国好人。
创优无止境,服务无穷期,这群肩负使命、砥砺奋进的急救青年在青年文明号创建的舞台上,用奉献与担当让飞扬的青春在救死扶伤的实践中闪光,让奋斗的青春呵护着生命健康之花在“生死时速”中绚丽绽放。这就是急救青年文明号不忘初心勇进取、不负韶华争朝夕的青春故事!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新华巷24号 电话: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车次: 北门: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门: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权所有:宝鸡市人民医院 陕ICP备18007727号-2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3号 技术支持:伙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