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院老急诊科的同志们建了“老急诊科情缘”的微信群,群里我院老急诊科创建带头人王珺主任回忆了急诊科团队在创建伊始的艰难苦困,大家凭借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的精神创下了急诊一系列的成绩和赞誉,为后来我院成立宝鸡市急救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年的老急诊科精神王珺主任也用了“五赞”做诠释:
一赞:终年奋斗在医院前沿,白衣为甲,病患即命令,加班加点,不分昼夜,雷厉风行的行医作风。
二赞:“全科医学”接诊,把住医疗安全第一关,忍辱负重,知难而上的孺子牛风范。
三赞:树立了崇尚科学,钻研业务,切磋技术,勤奋学习的学术氛围。
四赞:坚持实践出真知,艰苦捶炼才干,走以老带新之路,恪守职责,共同提高,营造了严谨的医疗作风。
五赞:顾大局识大体,求同存异,形成了相互关心、爱护、邦助的团结、和谐、温暖的优秀集体之科风。”
科风缘于白衣天使们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祟高精神力量。遵照了制度、院规、医德和医疗规范。它展示着同仁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形象和行为风彩。创建之初的老急诊人们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契机。
如今“老急诊科情缘”群的建立,各位“初代急救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王珺主任更用一首打油诗诠释了这亘久绵长的老急诊人情谊:
光阴转瞬三十年
网联“急诊科情缘"
同壕战友喜团圆
情系急诊忆当年
开创科室辛劳艰
条件简陋日夜干
忙乱脏险欠安全
日诊百余名病患
年度抢救超过千
节假不能把家还
为民为业心血献
团结奋斗历十年
“急救中心”根基建
增长才干经磨炼
精英倍出献医院
筑造友谊埋心田
天长地久情不断
老急救人们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可喜成就。如今再聚首,韶华虽不同往昔,但并肩奋战的初心从未更改,原信息科科长李云深,作为老急诊科的一员,有感于王珺主任的抒怀,赋诗一首,再叙急诊情缘:
光阴荏苒飞流年
三十余载忆情缘
往事历历眼前过
思思念念在心间
初识门诊六二六
院内组建急诊团
广纳人才聚科室
精英个个是骨干
创建急救新团队
肩负抢救在院前
不分昼夜接诊忙
确保质量与安全
挑灯夜战急诊科
多少重症胜疾顽
环境简陋人员少
医生护士加班转
为了病人得救治
奈何节假家不还
条件艰辛又何惧
齐心协力排万难
救死扶伤为己任
心系医院抱团干
院内组建急诊团
广纳人才聚科室
精英个个是骨干
创建急救新团队
肩负抢救在院前
敬畏生命守医德
铸就传承坚韧胆
奠定急救新里程
中心建立唯我院
呕心沥血为医疗
急救事业大发展
辛劳几代急诊人
不分昼夜接诊忙
确保质量与安全
挑灯夜战急诊科
多少重症胜疾顽
环境简陋人员少
人医宏图更灿烂
待到春暖花开时
再续急诊友谊篇
风雨同舟数十载
急诊情谊长相伴
相逢之日再聚首
医院辉煌永向前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30年来,急救中心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不断积极奋进、披荆斩棘、砥砺前行;30年来急救人不变的情怀,为实现走向卓越的目标而努力奔跑着;30年来春华秋实、壮丽凯歌,一群可爱的急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迎来了生的希望。未来,急救人自当不忘初心,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继续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新华巷24号 电话:0917-3272497 Email:bjsrmyydb@163.com
乘坐车次: 北门: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0路、17路、36路 南门:33路、34路、37路、42路
Copyright © 2021 版权所有:宝鸡市人民医院 陕ICP备18007727号-2 陕公网安备 61030002000113号 技术支持:伙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