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知识  

人医科普|清明至,请查收这份中医养生攻略
发布时间:2024-04-04    来源:中医科     点击量: loading...

       清明二字,于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古语有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荀子·解蔽》有言:“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于中医养生,人应四时、天人合一。《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写道:“气生浊,热气生清。”

      中医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如天,中焦如地,下焦如江河。因此“天清”则对应人体的心清、肺清;“地明”则对应人体的脾胃升降功能,同时“明”由日和月组成,日月分别代表阴阳,因此“明”也含有阴阳平衡之意。清明属春季,而春与肝同属木,春季亦是养肝之时。并且人体的情志变化对五脏有着密切影响,故清明时节养生要保持阴阳平衡,心清、肺清,脾胃功能升降有序,肝功能的条达疏畅和心情的愉悦。

01、情志养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清明时期气候特点及情绪变化的真实写照。清明期间气候潮湿,常有小雨,再加上祭祖扫墓,难免忧伤,情怀不畅。中医认为,忧思伤脾,郁结伤肝,湿阻脾胃,湿困滞气。潮湿、忧伤均会伤人,容易引起人体不适,甚至发生疾病。所以,调肝健脾、舒畅情志、行气化湿是清明时期养生调理的重点。情志养生春季多有焦虑或肝气不畅的情况发生,情志调理也非常必要。阳光是最好的“抗抑郁药”,可以多在阳光下活动、外出踏青,感受方物勃勃的生机,有助于消除心中的悲观抑郁,也可以消除疲劳、防止春困。

02、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曰:“清明前后,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作息时间也要顺应天时加以调整。1、要早起。早晨7点至9点为辰时,此时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引起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病症。2、要睡好子午觉。即中午11点到下午1点睡一会儿午觉,晚上11点子时之前入睡,可起到保养肝脏的作用。此外,天气明朗,草木萌发,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顺应春气,扶助正气,升发阳气。需要注意的是,春季运动不宜过于剧烈,特别是踏青登山等活动,应量力而行,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耗伤。

03、饮食养生   

        清明正是阳气上升的时候,黄帝内经强调“食应减酸宜甘,以养脾壮阳”。酸入肝,春季食用过多酸性食物,容易引起肝气过亢,气机升发太过。木旺则克脾土,容易影响脾胃,容易产生食积腹泻等疾病,因此可以多食用甘温食物,以补脾胃。酸性食物有羊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等。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 

04、穴位养生   

       清明时节养生,重在与自然同气相求。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养生应尽可能的做到顺应天时,柔肝健脾,清降火气,以求阴阳平衡之意。因此,在清明时节,掌握以下几个穴位,可以帮你柔肝健脾,顺时养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01、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足大趾末节近足二趾侧,距趾甲角0.1寸,此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灸,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1.webp.jpg

02、行间穴

      行间穴在足背,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赤白肉际处。肝属木,木生火,肝火太旺则可泻其心火。而行间穴五行属火,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易致牙痛、腮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此时常揉行间穴多有裨益。

2.webp.jpg

03、太冲穴

      太冲穴可通过简易取穴法寻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五行属土。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可以缓解春季易发的头痛、眩晕、眼红肿痛、耳鸣耳聋,还可疏肝,以舒缓急躁易怒的心情。

3.webp.jpg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清明节气刚好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所以清明时节是一个注重养生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