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精准诊断 协同攻坚|血液肿瘤科联手检验科,为患者拨开肺部感染迷雾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血液肿瘤风湿免疫内科     点击量:loading...

       在血液肿瘤科的临床工作中,感染是患者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当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病因。近日,我科成功诊治一例以“多发性骨髓瘤”为原发病的复杂肺部感染病例。

病情波折:疗效欠佳的肺部感染

  患者武某某因“多发性骨髓瘤”入住我院血液肿瘤科。入院前1月患者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的等症状,血液科患者因其原发病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且长期服用激素,为高危易感人群,重症肺炎是常见且凶险的并发症。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依据细菌培养结果,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好转,感染指标持续在高位徘徊。疗效欠佳,提示着此次感染的病原体可能非比寻常。

1.jpg

多学科会诊:集思广益,锁定方向

     面对这一困境,朱晖主任医师迅速发起院内多学科会诊(MDT)。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影像科、药剂科及检验科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病情。专家们仔细分析了患者的病史、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反应,一致认为:这极可能是一例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但也不排除为多发性骨髓瘤肺部浸润可能。建议尽快行肺穿刺活检,明确病理及病原学,才能走出治疗困境。

检验科病理科共同协作:锁定元凶一隐球菌

  方向既定,重任落在了检验科及病理科的肩上。多学科会诊后检验科李海英科主任立即取血清标本给患者进行荚膜抗原检测,针对肺穿刺活检组织标本,检验科李海英主任高度重视,带领团队不仅进行了常规的细菌、真菌培养,更针对可疑病原体进行了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及墨汁染色镜检等一系列精准的靶向检查。最终,在检验科同仁的“火眼金睛”下,病原体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新型隐球菌。病理科也排除了多发性骨髓瘤导致肺部浸润。

  隐球菌感染在多发性骨髓瘤等免疫缺陷患者体内,可能引发严重甚至致命的播散性感染。此前的常规抗细菌药物对其无效,正是导致前期治疗“欠佳”的根本原因。

2.jpg

柳暗花明:精准治疗,患者转安

  病原体明确后,血液肿瘤科团队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停用之前的广谱抗菌药物,转而启用高效、精准的氟康唑抗隐球菌治疗。患者咳嗽咳痰明显改善,体温正常,感染指标也随之下降,病情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机。

院内专业交流,提升医疗水平

  为了加强血液肿瘤科对隐球菌感染的认识,血液肿瘤科朱晖主任邀请检验科李海英主任给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培训授课,李主任于2025年10月20日以《隐球菌的实验室诊断》为标题,以其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为科室讲授了一堂准备充分、由点及面、生动形象且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课。架起了血液肿瘤科与检验科沟通的桥梁。

3.jpg

4.jpg

结语与启示:

  本例疑难重症的成功救治,是我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发生的感染,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当常规治疗无效时,应尽早启动MDT 机制,与检验科充分沟通协作,实现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共同构筑了守护患者生命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