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檐间烟火处 年味渐浓时 | 《祭灶》——神外耳鼻喉护理单元 卢红芳
发布时间:2023-01-16    来源:卢红芳     点击量:loading...

檐间烟火处 年味渐浓时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每至年关,总不乏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是小时候期待过年的人长大了。年味并没有消失,年还是那个年,最重要的是我们那颗寻找年味的心。

  抛开医护人员这层身份,每一个中国人都期待着能够回家,能够感受那份属于自己的年味,充满仪式感的方式让我们记忆中留下欢乐和幸福,也让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神外耳鼻喉科护士长卢红芳的一篇《祭灶》,饱含深情,珍藏记忆。让我们一起在这篇《祭灶》里探寻引发心灵共鸣的宝藏,寻找生生不息的密码——家的味道。

祭灶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也是传统风俗的小年,童年的记忆中 ,祭灶是年最深刻的回忆。

       天刚“擦黑”,我的祖母,那个严肃的小脚老太婆,在我记忆中一直是个头裹黑头巾或顶个蓝手帕,穿着满襟大袄 ,三寸金莲的小脚走起路来杠杠的 。祭灶的这天晚上,母亲已经早早的准备好了祭灶神用的香、蜡、纸等,最重要的是母亲在年关繁忙的手工作坊及家务中,抽出大半天的时间捻酵面、和面、发面,打灶干粮。此时灶台上的盘子里已经整整齐齐的摞了一沓又白又圆的灶干粮,感觉又嗅到了的香甜的气息。祖母催促全家人都赶快回家给灶王爷来报到,等家里大大小小都回家了,她毕恭毕敬的站在灶台前点蜡上香,烧钱磕头,嘴里念叨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我们一家来报到,保我们一家老小平平安安,身体健康,衣食有余。”反复念叨着,对灶神给予厚望,想要把一家人的安慰全托付给他。等到香尽蜡灭,母亲会跪到灶台上,一点一点的撕下灶台墙上守护全家人一年烟火饮食的灶神,然后灶神在母亲划的一根火柴下化作一团火升天了。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我对腊月及正月里最深刻的语言记忆 ,突然回想起25年前 ,也就是一九九八年的腊月二十三 ,因为7月刚刚卫校毕业,工作无果,在家闲散了半年,临近年关,带着对未来的惆怅和焦躁, 去找同学。因此“擦黑”祭灶时我没能按时回家,虽然那时祖母已经去世,但祭灶的习俗,母亲却一直继承并延续了下来。那一晚,母亲一直等我回来才祭灶,母亲已继承了祖母的样子。我因为回家晚而心虚,守在厨房主动承担母亲以往的任务让灶神升天。那一年是家里人最少的一年,父亲未在家,两个兄长都在外,只有母亲和我。

       今天又是一个腊月二十三,四十三年了,二十五年前,我每年守护灶神 ,二十五年后也就是那个1999年的春节后,我如愿参加工作,当了一名护士,在这个岗位上的二十四年里,我不像以前学生时代一样,在祭灶的这一天给灶神报到,但我终究总是能吃上母亲烙的又香又甜的灶干粮。           

       但是今天腊月二十三,我没有吃到母亲烙的灶干粮,一场新冠,让原本就有十余年肺病的母亲,最近显的异常虚弱无力,每天带着氧气管,却挣扎着要为我的女儿做饭,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原本很想好好的照顾她 ,这次疫情开始很多天没有回家,工作忙的原因和害怕把病毒带给她,硬撑了一段时间,但忍不住还是回家了,阳了父亲母亲,阳了女儿,但无法好好照顾他们。

       好在母亲对父亲和女儿及这个小家的照顾,坚强的她挺过去了这场瘟疫。我们在医院目睹和亲身经历千千万万个家庭在这场瘟疫中的亲情友情和悲欢离合。虽有遗憾没有祭灶,但更多欣慰是我们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给灶神报到了。愿今后的日子大家都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