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人民医院官网!

关注我们
24小时咨询热线0917-3272497

健康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知识  

人医科普 | 春天来了 立春养生
发布时间:2022-02-04    来源:曲萌     点击量: loading...

       今天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故养阳是春季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注意护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旺盛,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立春养生,是一整年健康养生的美好开端。小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讲述立春养生法则:

1.webp.jpg


起居合宜 

       我国有句古老的生活谚语“春捂秋冻”。虽立春,但寒气未散,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同时天气转暖,可种植花卉草木、养金鱼水草,美化居住环境。勤开门窗,加强空气流通,减少强烈的温差对人的不利影响。通风透气,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室内干燥透气。

2.webp.jpg


调畅情志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是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因春季肝气旺盛,易肝阳上亢,引动肝风内动,出现情绪、精神疾病高发,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运动调养 

       春季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好时节。但天气冷暖变化较快,晨练时,衣服不能穿得太少;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微汗出为宜,尤其是体质虚弱或缺乏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练拳、打球、郊游等。还要学会科学锻炼,了解锻炼环境,趋利避害。

3.webp.jpg


饮食调养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就是说春季应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温微辛食物。立春后,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如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等可生发人体阳气,而生冷粘滑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中医有“肝旺于春”之说。肝气旺则影响到脾胃,春季进补还应多吃些甜味食物滋补脾胃,少吃酸味食物。常见药膳如红枣核桃粥、山药枸杞水鸭汤等。

4.webp.jpg

       小编提醒大家,立春时节,阳气渐长,而冬季的阴寒未尽,此时正处于阴消阳长、冬去春来的转折期,是由寒向暖过渡的时期。立春时节温差幅度较大,此时人体免疫能力和温差调节能力较弱,加上春季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感染,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和少年儿童,要倍加留心,注意防范。

5.webp.jpg


立春养生

6.webp.jpg

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强壮身体。因简单易行,操作简单,可以长期坚持。

具体操作方法:

       全头梳:不论梳中间还是两侧,从额头的发际起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每个部位起码梳50次以上,具体次数的上限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

       因为早上是阳气升发之时,梳头时间以早晨最佳。

       梳子可选择牛角梳、玉梳、木梳为好。

7.webp.jpg

       另一种梳头法为手指梳头法:每日早、中、晚,以双手十指自额上发际开始由前向后梳拢头发至颈后发际,动作要缓慢柔和,边梳边揉搓头皮,每次10分钟左右,有近似按摩头皮的功效,能使气血流畅,头皮光润,防治脱发、白发。

8.webp.jpg

9.webp.jpg

       曲萌,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师从山西省名中医、山西省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解英教授,随师临诊,深谙其道,坚持经典与临床相结合,衷中参西。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精通于肺癌、乳腺癌、消化系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尤其擅长中医药防治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和晚期肿瘤康复治疗;对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中医治疗有独到心得;在月经不调、痛经等中医妇科病、慢性肺系、慢性消化系疾病、骨质疏松、失眠、汗证、心悸、内伤发热等疾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